電子儀表具有容易測量,而且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、財力等優點。此外,它還具有比機械式儀表更高的精度,再比如以前的流量測量儀表用的較多的明渠流量計等,其測量結果都需要通過相應的人工計算得到結果,管道的流量測量更是棘手,自從有了電磁流量計和渦輪流量計等電子流量計的問世,這些測量都是分分鐘就能搞定的事,不僅安裝方便,維護簡單,測量結果準確,大大的節約了人力和物力,使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生產成為可能。
在實際的工程應用中,測量工具帶來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。綜合分析,造成誤差的分析主要由以下幾種:
一,測量方法不正確。
二,測量設備沒有矯正或有偏差。
三,測量人員操作不熟練。
四,測量過程中有干擾源存在。
這些誤差有些事由于測量系統引起的,有些是偶然因素引起。下面就造成誤差的原因作出簡要介紹。
儀表使用誤差
使用誤差是指在使用過程中由試驗人員操作不當造成的。在安裝時,對儀表放置,調節,或者是安裝都要符合儀器的使用規范。不當的操作會對測量產生不定方向的偏差。例如分光光度計在使用之前要預熱半個小時,如果沒有預熱的話可能會導致誤差的形成。這種誤差避免或者降低的方法是向有經驗的使用者進行咨詢;仔細閱讀儀表的使用說明書和工作原理圖紙,弄清楚儀表的型號,結構,在詳細地了解使用方法之后再使用。
2.儀表本身誤差
儀表本身的機械性能或電器結構不完善往往會造成儀表本身的誤差。例如在使用儀表之前,沒有進行校正,因為有的儀表由于長時間沒有使用,零點會發生偏移,刻度的劃分不清晰等。這些誤差的消除辦法主要是通過在使用之前對其校正進行修正。其次,我們還可以通過部分設備的更換,同一試驗的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等方法避免。
3.儀表環境誤差
環境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是很明顯的,尤其是對一些高精度的儀表。外界環境通常包括有溫度、濕度、電場、磁場、電磁波等。不同的測量儀器對應的敏感因素不相同。例如某些測定儀在使用過程中,一定要保證環境在較干燥的環境中,環境濕度太大或者波動會對測量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,比如超聲波流量計在安裝使用時,如果外測量現場存大較為嚴重的聲波干擾,則極有可能對于測量的結果產生影響,嚴重的甚至導致測量無法進行。所以我們要先仔細閱讀說明書,操作過程中盡量避免因受到外界條件干擾產生誤差。
4.儀表人為誤差
人為誤差通常是由于測量者本身造成的。這種誤差往往能夠避免,大多數都是由于操作者的粗心大意而引起的,或者是操作不當引起的。例如,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向讀數,使用時姿勢不正確等。要避免此種誤差,需要對測量者事先進行技能培訓,提高其測量素質和責任心,增強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
5.儀表理論誤差
理論誤差是儀表在設計時是根據理論上簡化過的近似公式來設計的,這種不科學的儀表本身就帶有一定的誤差,即便是完全按照上述四項進行操作,其結果也不正確。修正誤差的方法是加強儀表的理論學習,用更加科學嚴謹的理論進行儀表設計。
隨著科學的進步,儀表已經成為了各個領域里工業檢測不可或缺的工具。作為一種精密儀器,使用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地規范操作,在保證檢測目的的基礎上減少對儀表的傷害。現實的使用中,我們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以保證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。